资源共享平台渐已成型
祥欣种猪企业创始人严国祥坦言,创建种猪工程中心,既是顺应了国际大环境的发展需求,同时也是企业构筑战略新优势的自身需要。“与科研机构、院校紧密合作,通过优势互补,能让科技转化成生产力。实践证明,产学研融合对接,能让实验室与生产基地在良性互动中产生更大效益。”
据介绍,种猪工程中心自成立以来,尤为注重对外开放交流平台的打造,并紧紧围绕种猪养殖的实际生产需求,每年定期举办学术会议及技术培训会,定期在上海及全国各地开展科技服务活动,为相关企业提供技术咨询和技术评估工作。两年来,共计服务60家企业,开办远程、现场指导及其他培训班共计26期,累计培训和指导技术人员达3000余人次,发放技术资料5000多份;共主持承担省部级以上项目11项,取得重要科研成果20余项,获国家级与省部级奖励6项,发表学术论文22余篇,申请及授权专利8项,授权计算机软件著作权2项,出版著作2部,转化科技成果4项,参与修订国家、地方标准各1项,为政府政策、技术方向和产业导向提出建议方案7次。
与此同时,还与国内外科研院所进行多方面、全方位的合作:与上海农科院战略合作共建发展,与上海交大在种猪育种方面深度合作,与美国NSR和美国普渡大学在育种评估方面密切合作,与诺基亚、华大基因、深圳创怀等企业在猪场智能物联网领域、环保领域展开实质性合作,以共同研发科创产品、推动产业发展。祥欣公司副总经理李步社对此称,种猪工程中心是一个以开放式创新管理模式为抓手的互动平台,而非关起门来“自拉自唱”的一个封闭式平台。即这个平台,是一个能促进地区与推动行业产业发展、追求共赢的这样一个开放式共享平台。“因此,种猪工程中心在筹建期间,便积极与国内外多家著名大学、科研院所在全基因组育种、动物生殖生理、种猪遗传评估等生物科学领域建立长期合作关系。通过加强与国际科技领域的合作交流,不断提升种猪工程中心的国际化水平,从而增强了团队的核心竞争力,促进了团队发展,圆满完成了筹建期间的任务。”
科技创新活力渐已呈现
经过两年试运转,种猪工程中心的科技创新能力渐已彰显。一是在种质创新与新品种培育方面,杜洛克种公猪新品系培育已取得显著成效。截至今年4月,共选留已达到预期育种目标的杜洛克公猪109头,且各项生产指标均达到了国内领先水平。在繁育生物技术集成与应用方面,猪精液的体外低温保存技术和超低温保存技术均已取得新突破,其技术水平已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而在健康养殖技术集成与创新方面,已形成了包括抗生素替代品、发酵饲料、疫苗、粪尿生态处理等在内的一整套健康养殖集成技术,并通过整合、集成、创新先进养殖技术,制定了祥欣种猪的健康养殖标准,有效地保障了种猪工程中心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其中,所研发的物联网集成检测仪,具有在线集成检测温度、湿度、氨气、二氧化碳、PM2.5等环控指标等功能,并可通过4G无线网络实时传送数据,较之于国内同类产品已达到了行业领先水平,由此解决了行业内物联网检测仪器集成化低、数据传输不畅、安装操作较复杂等问题。
其二是在技术成果转化与应用方面,种猪工程中心大力支持祥欣开展杜洛克公猪、祥欣种公猪精液、种公猪冷冻精液和祥欣大白种猪4项科技成果转化,并为之提供技术支撑。目前,种猪工程中心的种猪精液产品已推广至国内16个省市,其中核心场8个、种猪场22家、养猪密集县区7个;年销售优质种猪2.5万头、商品肉猪5万头,年经济效益达1.3亿元左右。李步社对此称,类似祥欣公司这样专注于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创建、对标国际标准的畜牧养殖企业,在目前国内还屈指可数,因而种猪工程中心这块牌子也着实分量不轻。李步社分析说,现如今,传统的饲养管理手段已不能满足新形势下都市现代农业的发展需求。“在大上海,若要做农业、涉足养殖业,就一定要有亮点,若不对标国际、不国内一流,何以能在上海站稳脚跟!因而,祥欣公司多年来也一直是抱有一种强烈的危机意识,通过在科创方面的努力探索积极寻找发展空间,并立足于种源新高地打造,着手创建了种猪工程中心,使祥欣种猪的科技含量不断得到提升。”
品牌资源优势渐已凸现
从2000年起,祥欣企业便开始专注于良种猪繁育体系建设,且无种不养猪。当时,国家“十五”规划中明确提出,坚持把调整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作为主线,改良畜禽品种,加快建设畜牧业。在此大背景下,涌现了一批规模化、企业化猪场。
2011年,祥欣公司在浦东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东滩基地建设了一座3200头规模的种猪生产基地。该项目总投资1.5亿元,占地600亩,并被纳入了全国生猪遗传改良计划,使其位居行业种猪繁育体系“金字塔”顶端。该基地同时还配备了美国奥斯本自动测定系统、阿洛卡500B型超声波等先进设备。其建设项目吸取了欧美最先进的设计理念,并结合国内养猪育种实践,采用了国际养猪生产最新工艺和先进的设施设备。在猪舍安装了全自动化环境控制系统、天然气增温系统、全自动喂料系统和全新液泡粪工艺,以尽可能保证猪只生长环境优越和营养不缺失。
如今,依托种猪工程中心的雄厚资源,使祥欣种猪产业的竞争活力进一步呈现,并形成了祥欣种猪“四大”资源优势品牌:祥欣基因、祥欣大白种猪、祥欣杜洛克公猪、祥欣种公猪站。其中,在全国每年上市的商品猪中,含有上海祥欣基因的现已占到十分之一。2017年1月,祥欣公司成为农业部全国两家遗传改良计划种公猪站之一,承担起92家国家级核心种猪场的遗传交流任务,并在全国生猪遗传改良成果展示与交流会上,同时获得了“育种工作优秀奖”和分量最重的“大白种猪遗传进展全国第一名”两个奖项。此外,在综合指数全美NSR系统前15排名中,有11头是来自于祥欣公司。2018年上半年,祥欣公司的种公猪销售近4千头,创下了历年来的历史新高,使杜洛克种公猪年销售量稳居全国行业榜首。目前,祥欣公司还建有全球最大的猪冷冻精液产业化基地,其冻精已成为了国内猪冻精产业里的第一品牌,使祥欣种猪的科技功能要素与引领辐射优势进一步凸现。
严国祥自豪地说,在农业部尚未提及种猪全基因组选择育种项目时,祥欣企业即已经着手在开展这项工作了,当国家力推这个项目时,祥欣公司又率先成为了首批入围的国家级推进单位之一,其育种工作始终走在了行业前头。“不仅于此,祥欣公司现所进行的种猪遗传工作已涉及到了生命科学领域,已具有很强的前沿性、前瞻性。并正朝着打造拥有自主创新知识产权的‘华系’种猪发展方向不断努力,力争将祥欣种猪打造成我国畜牧业中的一个民族品牌标签。”
当今养猪业的新时代已经到来。相比传统猪业,种猪性能的发挥及种猪健康养殖,需要设施设备的现代化、养猪技术的标准化、生猪繁育的科学化。而祥欣种猪如今可谓已全部涵盖了这些要素,将生物安全、育种生产、技术管理等高标准、高要求之建设元素一并融入细化到了现代养猪工艺理念之中,将东滩现代种猪基地打造成了上海种源畜牧业战略高地上的一个示范平台及展示上海农业科技成果的示范窗口之一。2016-2017年,祥欣种猪平均售价达7000元以上,每年销售种猪在7000头以上,由品牌打造所带来的收益也相当可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