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套规范可行的管理制度
成立槎溪流动剧场是南翔镇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大精神的一项重要举措,5年来,南翔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通过这个舞台,为社区群众搭建了一个近距离共享文化成果的平台。
翻开槎溪流动剧场的档案,里面详细记录、收集着流动剧场活动的点点滴滴:完善的演出制度、与所有基层单位签订的下乡演出协议、每一场巡演的节目单、每一场演出的记录表、记录详细的巡演日记、还有文艺爱好者文艺作品的原始稿……仅2012年一年,槎溪流动剧场的档案就有厚厚的三大本。
在制度的有力保障下,南翔镇社区文化活动中心借助槎溪流动剧场,组织广大文艺爱好者,挖掘本土文化底蕴、借力戏曲名家优势,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同时,流动剧场还开进村、社区,开到企业、学校,把精彩的文化快餐送到百姓家门口,使广大群众真正拥有自己的“流动剧场”。
一个内容丰富的节目库
槎溪流动剧场有个专门的节目库,2012年这个节目库里共有150个节目,类别涵盖戏曲、曲艺、小品、歌曲、舞蹈五大类,剧种更是多达近20种,节目有名家名曲,还有文艺爱好者们自创的段子,而演员则是清一色的基层文艺爱好者。
年初,南翔镇文化体育服务中心制定槎溪流动剧场演出计划表,每月的月底,中心召开下个月流动剧场所到基层单位的负责人会议,由负责人根据辖区居民要求从节目库中选择所需的节目。然后,中心工作人员再根据所选节目制定节目单,组织相关演出人员。
越剧小戏梁祝选段《十八相送》、山河恋选段《送信》;沪剧小戏阿必大选段《斗雌》、庵堂相会选段《问叔叔》,锡剧小戏《双推磨》;上海说唱《金铃塔》、《时事新闻场场唱》;独角戏《南腔北调》、《酒驾害人啊》;还有表演唱《富民强镇奔小康》、女声独唱《好日子》、群舞《欢乐中国年》等等都是流动剧场里点播率较高的节目。
一本图文并茂的演出日记
“今天是巡回演出活动开展以来第一次正式安排一天演出两场,今天上午是浏翔村,原来担心上午演出,观众是否适应,结果出乎意料,出席的人数有80人。”
“今天的永乐村演出是个难忘的日子,演出安排在敬老院礼堂,他们为演出挂上了专门的横幅,老人们早早挤满了礼堂,老太太张彩珍90高龄,硬是给演出人员每人送上了一瓶饮料。”
“今天下午来到新丰村,观众热情不减,他们的愿望是多唱唱,多来来。”
“丰翔社区因为观众来自全国各地,对上海的地方戏曲看不太懂,所以这次专门安排了以普通话为主的节目。”
“古猗园社区今天的组织特别地道,安排在了剧场外面而且是晚上,早早地安装好电源盒照明,社区书记亲自到场指挥。”
……
一场演出,一篇日记,一篇篇巡回演出日记,不仅详细记录了当天参加演出的演员、所演的剧目、现场的反映,还用照片记录下了精彩的瞬间。过后翻阅,当时的场景仿佛历历在目。
一个无私敬业的演出团体
槎溪流动剧场的演员大部分都是“南翔百花艺术团”的成员,这些来自基层的文艺爱好者成为了剧场的主要角色,封丽珍、王生林、巢衡、黄柳南、沈月英、单金玲等等就是其中的一部分。5年来,他们通过槎溪流动剧场的打磨,表演水平突飞猛进,甚至在小笼文化展上与戏曲名家们同台演出,可以说他们是南翔培养出来的“草根明星”。
他们对待每一次巡演都一丝不苟,甚至细致到每一笔化妆、每一句台词、每一个动作表情。在没有演出的日子里,他们也没有闲着,除了常规的排练,还会结合观众需求创编新的节目。上海说唱《做人要做十三点》、《老年朋友想穿点》,独角戏《白相大世界》、《祝你健康》,小品《戒赌》等都是他们结合社会热点,根据身边所见所闻创编的节目。“老百姓都喜欢看戏,再冷再热的天只要有戏看他们也不会走的。所以百姓喜欢的东西我们就要多演、多排,再苦再累我们也愿意。”他们辛勤的汗水也换来了丰硕的成果,2012年是“南翔百花艺术团”演出历史中表演场次最多的一年,全年共演出130场,受到了南翔百姓的热烈欢迎。
一群积极热情的“粉丝”
不论是在社区的活动室里还是小区广场上,不管是在农村会所还是在公共运动场,每一场的演出都有一群积极热情的“粉丝”守候着。
在农村,夏天的演出基本是放在户外的,槎溪流动剧场的车子一到目的地,演员们开始化妆做准备了,提前到达的村民就会主动来搭把手,帮挂灯的师傅扶一下椅子,帮拉电线的师傅整理一下电线,或是帮演员们去端茶倒水。往往演员们还在忙着准备的时候,村民就已经早早地吃了晚饭赶了过来,生怕错过了观看时间。广场上摆放的凳子上全部坐满了人。有准备的村民会自带小板凳,凑巧路过的村民则只能站在后面仰着头看。
在社区,槎溪流动剧场的到来可以说是一件大事了,到了槎溪流动剧场来社区巡演的这一天,聊天晒太阳、宅在家里看电视或者打牌搓麻将的居民们都会集中到演出地点去看戏。演出过程也是掌声叫好声不绝,有些居民还是根据节拍边看边哼。这一天,社区里的文艺爱好者也不会闲着,他们会趁此机会登上舞台秀一把。经过了五年的摸索发展,南翔镇的槎溪流动剧场已经成为了品牌活动。
2013年,为了增加群众的参与性,槎溪流动剧场将继续进行调整,将演出的主动权交给社区的百姓,让村、社区牵头,从节目库中挑选节目,文体中心再给予辅助配合,让更多的老百姓能够有表演的舞台。 通讯员 姚玉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