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羊肉怎么吃?一道“香茅白山羊排”以其独特的创意和绝佳的口感一举赢得评审和市民的芳心,在全市海派农家菜擂台赛上脱颖而出,荣获“十大创意农家菜”奖项。东西方文化交融共生的上海,每一道菜肴都是对传统的致敬与创新的探索。香茅与崇明白山羊的跨界相遇,便是一次对海派文化开放包容精神的生动诠释。
□见习记者 王珊
记者 杜洋域 摄
提及海派菜,细腻精致、兼容并蓄是其最大的特点。当崇明白山羊遇上原产自东南亚的香茅草,便是中式鲜美与西式清新的灵魂碰撞。上海东禾九谷开心农场获奖的这道“香茅白山羊排”,不仅融合了上海地产崇明白山羊的鲜美与香茅草的清新,更是在传统与创新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让每一位食客都能在舌尖感受到那份浓浓的海派情怀。
若要追溯“香茅白山羊排”的灵魂所在,不得不提其主食材——崇明白山羊。崇明岛,这座被誉为“长江门户、东海瀛洲”的生态宝岛,以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孕育了无数珍馐美味。崇明白山羊,便是这座小岛上的美食瑰宝之一,它们在这片纯净的土地上自由奔跑,以天然牧草为食,因此口感细腻鲜嫩无膻味,肉质紧实而不柴,自古便是江南地区餐桌上的佳肴。
东禾九谷农场饲养着五六十只崇明本地特有的良种白山羊,每只白山羊都拥有独一无二的编号,在自然的生态养殖模式下被精心呵护着。“崇明特殊的地理位置决定了我们农场的草偏碱性,羊吃的是天然的草料,因此羊肉的膻味并不浓重,肉质又特别细腻。”上海东禾九谷开心农场餐饮负责人宋王琳介绍,定期放养的养殖方式使得白山羊在农场内自由活动,肉质更弹嫩。
如果说崇明白山羊是这道菜的基础,那么香茅草则赋予其灵魂。香茅,一种原产于东南亚的香草,以其独特的柠檬香气而闻名。在东禾九谷开心农场,有一片专为烹饪而生的香草园,这里种植的香茅草,沐浴着崇明岛的温暖阳光,每一片叶子都蕴含着大自然的精华,香味浓郁。“香草园里还种植了薄荷和茴香等,这样可以控制食材的质量,并确保新鲜度。”
将这份来自远方的清新融入本土食材,是厨师们的一次大胆尝试。“作为一种香料,香茅草能够有效地去除羊肉中的膻味,让羊肉更加鲜美。”宋王琳坦言,这种做法融合了西式烹饪的元素,的确是对传统本邦菜浓油赤酱烹饪方式的一种改良与创新。香茅草的加入,不仅中和了羊肉的些许油腻,更增添了一抹异域风情,使得“香茅白山羊排”在保留海派味道的同时,也焕发出了全新的生命力。
制作“香茅白山羊排”,每一步都对食材的极致追求发挥得淋漓尽致。首先,羊需是当天宰杀未经冷冻的,羊排需是精心挑选与细致处理的,多余的脂肪与筋膜都要剔除,整排焯水定型、分切过水去腥,一步也不能少。随后,烧锅起油,将底料葱姜煸香,加入处理好的羊排,在大火的熊熊考验下,羊排肉质更加紧实。香茅也需是当天新鲜采摘的,与农场自种的生姜、蒜子和干葱头等小料一齐备好打底,待羊排煸炒过后一同小火慢炖,一个小时的时间足以让香茅的清新与羊肉的醇厚慢慢交融,相互渗透。
最后一步,炖煮好的羊排与炒香的香茅等调料一同放入提前预热好的砂锅中,此时的羊排入味、汤汁浓稠,香茅的香气缓缓释放,渗透至每一块肉排之中。与此同时,另一辅料贝贝南瓜也要隆重登场了,提前蒸至软糯的南瓜放在表面,既能解腻又增加了一丝甜爽。“当前人们普遍追求健康饮食,这道菜里所用的贝贝南瓜也是我们农场自己种植的,纯正天然,绿色无公害。”
此时,一道“香茅白山羊排”才能被端上食客的餐桌。“羊排外皮微焦而内里多汁,肉质鲜嫩,而香茅的独特香气使整道菜品的口感层次更加丰富,妙哉妙哉!”这是食客们品尝后的一致好评。终是难以抵挡住这冒着“鲜”气的美味,轻轻夹起一块羊排放入口中:第一口,是崇明白山羊特有的鲜美,细腻而不失嚼劲;第二口,香茅的清新开始显现,如同微风拂面,带走了羊肉的丝毫油腻;再细细品味,两者完美融合,带来的是层次分明的味觉享受,既有传统的本邦菜韵味,又不失现代创意菜的时尚感。
创意本邦菜,浓浓海派情。宋王琳告诉记者,“选择崇明白山羊作为主料,是对食材原味的极致追求,更是对上海本土食材的致敬。”每一块精选的羊排,都承载着崇明大地的风土人情,是自然与时间共同雕琢的艺术品。
而带有“异域风情”的香茅草,更是将这份极致推向巅峰。“起初我们也担心这道菜由于香茅的加入而显得过于大胆,难以被食客接受,没想到却很受欢迎,鲜香清淡的口感很符合现代人的健康需求。”在东禾九谷开心农场,这样一道中西合璧的创意菜可谓是新晋的“头牌选手”,尽管价格不低却也难敌食客热情。“我们采取的是预约制,想要吃这道菜必须提前预订,这样才能确保食材新鲜、长久供应。”宋王琳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