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2:沪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转角遇见“口袋公园”

  “工作学习忙到身心俱疲怎么办?”

  “去公园!”

  今年,一个名为“公园20分钟效应”的概念在网络平台内广泛传播,心情烦闷时走出家门,散步到附近的小公园,听听小鸟唱歌、看看小花小草、晒晒太阳聊聊天,只需待上20分钟,世界都会变得温柔,苦闷与焦虑一扫而光。

  口袋公园,便是这样一处小小的魔法盒子,就像是在繁忙的城市生活里出现的甜蜜惊喜,为每位市民提供一个可以喘息的秘密花园。

  □见习记者 杨小慧 王珊

  记者 杜洋域 摄

  “公园20分钟效应”

  “逛公园,躺草坪,逃到没有天花板的地方,那个看似无比紧要的事情好像也没那么重要了。”

  “公园闲逛、观察人类、观察自然,晒太阳、听鸟鸣、吹吹风,感受叶间洒落的阳光,烦心事一边去吧!”

  “公园20分钟效应”在社交媒体平台的爆火,越来越多年轻人效仿并成为理论实践者,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逛公园的经历。据了解,这一理论最初由《国际环境研究与公共健康期刊》上发表的研究提出,强调绿色空间对人类心理健康的重要性。其核心在于,人们每天花费至少20分钟的时间在公园或其他自然环境中度过,可以显著改善心情、减轻压力。

  在这样的背景下,各种小型绿地、小公园、小花园等口袋公园,成为实践“公园20分钟效应”的理想场所。具有规模小、功能专、距离近、空间活、效率高等特点的口袋公园,又称“袖珍公园”,区别于传统的大型城市公园,直接服务于当地居民,提供美化环境、公共交往、休闲娱乐、文化展示等多重功能,为市民打造“15分钟生活圈”。

  口袋公园建设的第一目的便是更好地满足市民日常游玩、休闲所需。为确保其普及性和可达性,上海在旧城更新和新区建设中,努力实现500米见园、300米见绿的目标,这样一来,市民们无论身处上海的哪个角落,都能轻松找到身边的口袋公园,随时享受大自然的馈赠,提升个人的幸福感和生活质量。

  (下转2版)  (上接1版)

  如今,分散在沪郊各地的口袋公园也因为“公园20分钟效应”的火热而重新得到关注。作为城市绿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小巧精致的公园如同城市的绿洲,为附近居民提供了宝贵的休闲和放松空间。通过精心规划和设计,口袋公园能够满足不同年龄层居民的需求,提升了居民生活质量,丰富了城市景观层次,为城市生活注入了新的活力。

  金山:

  街角绿洲,寻春赏秋

  位于金山区蒙山路沪杭公路路口绿地的临蒙花园,主要打造围墙外的休闲长廊、街角活动广场等,植物方面保留原有乔木香樟、榉树等,增加紫薇、枫香等主要特色植物品种,并植百余株美人梅等打造引人入胜的景观。

  同时,利用低洼处设置了旱溪花境,种植了狼尾草、花叶芦苇、卫矛、醉鱼草等宿根类多年生花卉以及水生鸢尾、铜钱草等耐湿植物。通过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等方式打造生态环保的雨水花园,降低地表径流,调节空气湿度与温度,改善小气候环境,给市民营造全新景观体验。

  而金山区的金电花园则更具设计感,以“踏浪前行”为设计主题,整体曲线设计语言,绿道与休闲空间相结合,植物特色与功能相融合,以海浪元素为设计灵感塑造街角展示节点,从空间感受、城市构筑、植物特色组团中将金山大道经济走廊的核心概念融入了建设。

  在植物配置上,主要选用玉兰、红梅、樱花、娜塔栎、无患子、榉树等开花、色叶树种,在丰富季相变化的同时,契合“寻春赏秋”的植物设计主题。同时,特色廊架、园路系统、休闲座椅等功能设施引入,使植物景观与休闲空间完美结合,打造出可赏景、可休闲、可停歇的绿色公共空间。

  值得一提的是,金电花园是金山区“十四五”期间,首个公共绿地联动改造提升与单位附属绿地开放共享的示范点位,更是金山大道经济走廊的重要景观节点之一。通过口袋公园的建设,把金山大道沿线的绿化景观逐步地点亮起来,让老百姓更好地享受绿色空间。

  闵行:

  推门见绿,转角见美

  今年3月以来,闵行区积极开展城乡社区“十五分钟生活圈”建设,在口袋公园建设项目上也积极契合这一理念。目前,已建成休憩社交、运动健身、儿童游乐等不同特色的口袋公园20座,实现“推门见绿,移步入园,转角见美”。

  其中,年轮公园是2024年全市30座“市民最喜爱的口袋公园”之一,2023年3月份竣工,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一片优美的自然休憩空间,也是新虹特色的城市微开放空间。走进年轮公园,道路平整,生机盎然,绿树成荫、鸟语花香。

  年轮公园建设考虑到周边的幼儿园和为老服务中心,从三个方面进行了设计:交通设计采用了人车分离,即便是接送孩子的高峰时间段,老人们也可以不受影响地在公园内悠闲散步;绿化设计中引入了丰富的植物品种:香樟木、桂花、银杏、梅花,配合红花继木、金边黄杨……打造四季宜人的景观,加上醒目的标识牌,成为天然的植物科普园;同时在功能设计上,大草坪、健身步道、休息长凳等设施兼顾了孩子和老人的活动需求。

  公园的设计还有不少“巧思”:可充电座椅的引入,满足了居民现代化电子生活的需求;地面导引的设置,减少了构筑物对视觉的影响;互动围墙的设计,让孩子和老人们能够一同记录年轮公园的故事,为生活增添属于自己的色彩。

  闵行区另一座有特色的口袋公园当数锦翠园。该园位于浦锦路西侧,江桃路北侧,江梅路南侧,场地周边多为居住区,所以周边市民为场地的主要服务对象。设计将围绕场地周边1公里内,为市民打造“十五分钟生活圈”。

  场地设计以解构中式的景观手法,增设了景墙、廊架、座椅、铺装等景观元素,打造独具特色的现代中式景观空间。

  绿化设计延续了场地植物特色,保留长势较好的香樟等乔木,增植特色观赏类植物:朴树、红枫、紫薇、鸡爪槭、红王子锦带、八仙花、百子莲、花叶玉簪、兰花三七、金叶石菖蒲等,并在重要节点处增加花境基底,丰富空间层次,打造嫣红似锦,优雅浪漫的景观效果。

  浦东新区:

  儿童友好,温馨陪伴

  去年,《浦东新区儿童友好城区规划导则》正式发布,浦东新区着力打造有温度、有显示度、有感受度、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国际化大都市儿童友好工程。明确儿童主体地位,满足儿童健康成长需求,建设儿童友好社区,深入践行儿童友好理念。

  浦东新区泾西绿地也入选了2024年全市30座“市民最喜爱的口袋公园”名单。该公园地属洋泾街道,园区以四季科普为主题,园内设有“二十四节气”文化主题健康跑道,并设置休憩坐凳、林下休憩平台、景观廊架、休闲健身器械等设施,满足周边居民的日常活动需求。

  紧邻沈家弄路金囡幼儿园入口的一侧,设置了家长等候区、儿童活动区,既能为家长遮阳避暑、遮风挡雨,又能规范校园周边秩序。其中,引起大家广泛关注的是儿童友好斑马线与树体彩绘。彩色斑马线是浦东第一条由社区儿童自己设计、兼具美观与警示作用的斑马线,可以有效提醒过路司机减速慢行,注意避让儿童,保障儿童的出行安全。公园中儿童参与的创意树体彩绘也为洋泾社区增添了新的儿童网红打卡点。

  浦东新区还有一座公园——伴景园入选2024年全市30座“最佳口袋公园案例”。该园地属东明路街道,位于三林路北侧。公园以“陪伴”为主题,通过地刻元素及特色植物阐述主题贯穿全园。园区东侧地块融入儿童友好设施,充分考虑各年龄段儿童的天性喜好、铺装材质的弹性和柔软度与周边植物的安全性,将“儿童友好”诠释到位。并且设置了景观廊架、阳光草坪、棋亭等休憩赏游空间,满足多年龄层人群的活动需要。

  园区西侧则为特色休憩区,主要打造阴生植物群落,结合美人茶、鸡爪槭、樱花等色叶植物,将伴景园打造成安全的、舒适的、适合社交的综合性绿地空间。东侧动态空间与西侧静态空间的结合,营造了一处邻里之间闲聊的好去处,睦邻友好的“会客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区域
   第05版:专题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宠物
转角遇见“口袋公园”
东方城乡报沪郊02转角遇见“口袋公园” 2024-10-18 2 2024年10月18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