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治理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围观现实版“种草”,生态环境修复筑“水下森林”

  □施晨霞 记者 王平

  水草纤纤,绿意盈盈。初夏的风拂过水面,多名工作人员身着防水服,站在河道中俯身栽种苦草。这是浦东新区人民检察院检察开放日活动中的一幕。

  日前,浦东新区检察院举办主题为“共筑绿色未来 建设美丽浦东”的检察开放日活动,邀请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益心为公”志愿者等前往检察公益诉讼实践示范基地见证现实版“种草”现场,此次活动也是浦东新区检察院探索替代性修复生态环境的一次有益实践。活动当天,“异地补种”的1398平方米苦草被栽种到河道中,为河道生态筑起一道“水下森林”。

  2022年12月,温某某等人因种植苦草数量不足,无法满足其公司销售需求,先后5次盗取浦东新区多区域河道内生长的苦草,用于销售获利。苦草属于沉水植物,它可以通过吸收水体中的氮、磷等微量元素,抑制藻类生长,发达的根系可以紧固底泥,吸附水中悬浮物,从而提升水体透明度、净化水质。此外,苦草还可以为降解微生物提供良好生境,进一步增加水生态系统食物链长度和复杂性,从而形成稳定、平衡的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河道治理作用和经济价值。经审查,检察机关认为温某某等人的行为破坏水生态的平衡,造成生态环境受到损害。2023年6月,在检察官的现场监督下,当事人履行恢复原状的责任,在涉案河道中补种苦草6万余株,以此修复受损河道的生态环境。

  但仅以补种的方式是否足以修复被损害的生态环境呢?公益检察官指出:“盗挖苦草所产生的损害不是简单的偷多少补多少就能修复的,还需要考虑到苦草被盗期间其原本能够起到的生态修复作用,我们一般称之为期间功能损失。”为此,浦东新区检察院委托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生态环境损害司法鉴定中心就涉案河道内苦草被盗至补种完成期间发生的生态环境损害开展司法鉴定。同时还邀请了人大代表、政协委员等一同参与整改过程,进行现场跟进调查,确保当事人整改到位,切实保护长江生态环境。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围观现实版“种草”,生态环境修复筑“水下森林”
老旧小区换新颜 居民实现“乘梯梦”
司法“绣花针”下的治理越来越精细
浦东万祥积极开展反诈宣传月活动
“崇心乐业e站”助力乡镇就业
东方城乡报治理08围观现实版“种草”,生态环境修复筑“水下森林” 2024-07-04 2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