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三农实用周刊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工厂养蚕:不吃桑叶吃“饼干”

  □李平

  一边是恒温恒湿无菌的养殖车间,机械臂将一批批不同生长阶段的蚕置于饲养盘中;另一边的生产车间里,雪白的蚕茧像“瀑布”一样从传输带上倾泻而下……

  走进浙江省嵊州陌桑高科股份有限公司,可以看到智能化、工厂化的养蚕手段,让公司突破了养蚕的季节性限制和蚕对桑叶的高度依赖,车间里的蚕可以全天24小时、全年365天不间断产茧。

  “这里的蚕不吃桑叶吃‘饼干’。‘饼干’主要由豆腐渣、玉米粉、桑粉、复合维生素等成分组成。不同年龄段的蚕宝宝,吃的‘饼干’也各不相同。”公司董事长金耀说,为了培育能吃“饼干”的蚕,他们反复选育蚕种,摸索了整整7年。

  “嵊州是‘中国领带之乡’,每年全市领带真丝用量达7000吨,其中95%需要从外地采购,一旦价格波动,嵊州的领带生产企业就会震荡。”嵊州市领带行业协会秘书长钱丰说,2010年前后,嵊州领带产量到了“天花板”,利润却一直在“地板上”。

  为破除蚕丝原料的供应束缚,嵊州一些领带企业有的在广西、四川、云南等地建立百万亩的蚕桑基地;有的则开始研发工业化养蚕技术,探索规模化生产。

  2012年,一次偶然的机会,金耀了解到有人正尝试用人工饲料养蚕,但当时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实现工厂化生产。他从中看到了企业转型升级的希望,下决心将多年积累的产业资金用于人工饲料养蚕研发上。2019年,陌桑高科公司工厂化养蚕项目成功量产。

  “每一个核心环节的突破都像‘春蚕爬行’,背后经历的是成百上千次的失败。”公司常务副总经理何锐敏说,他们先后攻克了蚕种选育、饲料配方、智能化饲养装备和器具、防病控制体系和环境控制等多项技术难题,最终形成了一套标准化、集约化、现代化的养蚕新模式。

  “现在工厂1年的产茧量达到4万吨,相当于40万蚕农一年的养茧量。”何锐敏说。

  据了解,目前陌桑高科工厂化养蚕项目的综合利润率超过30%,年销售收入超20亿元。“蚕丝具有极好的人体生物相容性,这也给企业未来发展带来无限商机。”金耀说。

  (来源:新华社)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要闻
   第03版:关注
   第04版:倾诉
   第05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06版:新主体
   第07版:农技
   第08版:治理
一片茶叶“沏出”绿水青山致富路
北纬47度上的“牛经济”
工厂养蚕:不吃桑叶吃“饼干”
东方城乡报三农实用周刊05工厂养蚕:不吃桑叶吃“饼干” 2024-07-04 2 2024年07月04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