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4:关注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云南保山咖啡香飘沪上 闵行美好“啡”行集市开幕

  □记者 贺梦娇

  “20世纪70年代初,231名上海知青到云南保山潞江坝发展咖啡产业,知青当年居住的房屋至今还在,见证着上海、保山两地情谊的源远流长。”5月19日,2024虹桥国际咖啡文化节闵行美好“啡”行集市暨沪滇协作闵保专题推介会在虹桥天街开幕,云南省保山市副市长高康在活动上道出了两地的咖啡产业渊源。

  这场咖啡文化盛宴,为沪滇两地咖啡文化传播和推广注入了新的活力。活动中,闵保合作企业签约仪式同步举行,11家企业、单位代表上台签约,共同开启两地在咖啡、文化旅游等领域的深度合作。

  古法咖啡点燃“啡”行集市

  集市上,来自云南保山的各种特色咖啡、茶叶及其加工产品琳琅满目,吸引了大量市民的目光。尤其引人注目的是古老精纯的土法制饮咖啡演示,将具有悠久历史的传统手工艺呈现给现代都市人。

  “这是我第一次近距离看到古法制作咖啡的过程,很有意思!做出来的咖啡,味道也独特,和我平常喝的咖啡很不一样。” 很多市民被吸引,纷纷驻足观看。

  杵臼脱壳,铁锅焙炒,石磨碾粉,土罐煮沸,最后用粗瓷大碗浓浓盛来,散发出阵阵诱人的咖啡香味。这种古老的咖啡制作方式,不仅保留了咖啡的原始风味,还有着浓厚的文化韵味。

  保山小粒咖啡的种植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中期,距今已经有70多年的种植历史,目前种植面积高达10多万亩。悠久的栽培历史和广阔的种植基地催生了浓厚的咖啡文化,潞江坝丙闷村当地傣族村民也衍生出这套自己喝咖啡的方式,将多年前的味道保留至今。

  闵行美好“啡”行集市上,浓浓民族风情扑面而来。市民不仅可以品尝各种美味的咖啡,还能近距离感受沪滇两地丰富的咖啡文化,体验咖啡文化的深厚底蕴。

  咖啡为媒 提升城市温度

  “在千里之外的西部大山,有这么一群困境留守少年,他们或家庭困难或身体残疾,不得不面对更多的成长困难。”为了给这些困境留守青少年提供更好的帮助,闵行区新虹街道党工委、办事处携手新虹街道社区发展基金会、龙湖上海虹桥天街、保山市人民政府驻沪联络处、上海市援滇干部联络组保山市小组向社会发出倡议,希望社会各界人士奉献一份爱心,为大山里的孩子点亮梦想和希望。

  与此同时,活动当天,闵行区政协“亮吧咖啡”项目和新虹社区发展基金会云南保山爱心帮扶项目作为重点推出的公益项目,吸引了在场众多爱心人士的目光。这些项目通过咖啡文化的推广,鼓励更多人参与到公益活动中,为闵行孤独症关爱援助体系建设和云南保山地区的困难群体提供支持和帮助。

  据了解,“亮吧咖啡”联盟倡导“三个一”的公益实践:“一块钱”,希望爱心人士和咖啡店每消费一杯咖啡捐出一块钱,用于闵行孤独症关爱援助体系建设;“一粒豆”,希望有条件的咖啡店选用云南保山小粒咖啡豆,助力闵行对口援滇工作;“一个人”,希望有条件的咖啡店为孤独症人士或其他残疾人士提供就业实践机会,助力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

  记者了解到,为了让更多市民了解云南保山咖啡,闵行在新虹街道成立首家云南保山隆中对茶咖文化社区体验中心。体验中心每月将提供一场公益性活动,为社区居民展示、普及云南特色产品,举办云南茶叶、保山小粒咖啡品鉴及各类学习交流活动,帮助居民了解有关茶、咖的云南特色文化,增进闵行人民和保山人民之间的感情。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言论
   第04版:关注
   第05版:三农参考周刊
   第06版:政策
   第07版:借鉴
   第08版:国际
本市开展功能园艺产品专场路演
云南保山咖啡香飘沪上 闵行美好“啡”行集市开幕
感受五彩凉山百家主流媒体彝乡行
东方城乡报关注04云南保山咖啡香飘沪上 闵行美好“啡”行集市开幕 2024-05-21 2 2024年05月21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