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菇三代”,她开拓性地将“一片荒林”改造成一个寓教于乐的乐园,充分利用青浦闲置的水源涵养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实现了自身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如今,又整合多方资源开启了“蘑幻森林”和“绿色蘑方”项目,让农业变得好玩起来。
□记者 许怡彬
近期忙于“蘑幻森林”农文旅工作的苏慧敏,略带雀跃地告诉记者,去年底她被评为“第六批全国农村创业优秀带头人”,前不久刚拿到这块由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发展司颁发的奖牌。
上海市第十三届青联委员、青浦区青联常委、青浦区新的社会阶层人士联谊会副会长……90后的她,已拥有多个“身份”,并屡次在国家、市级等大赛中崭露头角。身为“菇三代”的她,开拓性地将“一片荒林”改造成一个寓教于乐的乐园,实现了自身产业价值和社会价值的双丰收。
一开始只专注于林下菌菇种植的泽福合作社是苏慧敏的公公成立的,他充分利用青浦闲置的水源涵养林资源发展林下经济,这在当时实属创举,得到了区、镇、村的大力支持。这一种,就是十年。2019年,苏慧敏直觉,上海的劳动力成本较高、土地资源稀缺,同时面向上海市的中高端消费人群,本市学校对户外劳动场所的需求也相当大。于是,一个大胆的想法在她脑海形成:何不整合多方资源开启“蘑幻森林”项目?既能满足生态资源保护和再利用的需求,又能服务更多消费群体,何乐而不为?
“蘑幻森林”
让农业变得好玩起来
2020年,“蘑幻森林”正式开启。这是林下产业的二次创业,却让苏慧敏成功开启了“蘑幻森林”三产融合发展的新道路。
“一开始,这里真的是一片荒林。”苏慧敏告诉记者,2020年,在与东庄村签下土地流转合同后,她就开始一心一意盘算如何让这片260多亩涵养森林焕发新生。
据她介绍,“蘑幻森林”林下生态食用菌农旅项目,是林农文旅有机结合的林下生态经济综合开发创新项目。具体来说,就是在林下菇种植基础上,以林中菇做舞台,围绕“采、吃、游、玩”拓展四大功能。在一片各种菇竞相生长的森林里,既能享受到采摘各种菇的丰收喜悦,又可以体验这片菇林散发的独特魅力。
“我们还特意根据林下环境,开发了四大系列的‘蘑幻森林’旅游产品。短短两个多月的试点,项目就接待了2万多人,实现了近30万元的农旅收入,获得游客的一致好评。”消费者的认可更坚定了苏慧敏在这条道路走下去的信心。经过多年的发展,目前项目客流量已达到周末日均400人左右,最高时1000人,主要客源来自三十几个线上平台、私域客户以及学校团队。
近年来,已经成为“上海市学生劳动教育基地”“复旦大学大学生劳动教育基地”的“蘑幻森林”又得到市级层面的关注,2022年,这里被评为“国家级生态农场”。“前阵子市教育系统带着业内专家来‘蘑幻森林’考察调研劳动教育工作,高度认可林下经济大有可为。”苏慧敏说。
做有意义的事才幸福
“蘑幻森林”的成功综合了天时地利人和,在苏慧敏看来,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的力量。90后的她身上有一股年轻人特有的创业激情,活动团队的小伙伴们都是年轻的90后,甚至00后,“我们是一个有爱心、用心做事的团队,注重细节和体验,是我们坚持的宗旨。”这群有干劲有活力的年轻人经常围坐在草地上开会,分享各自的小创意、好点子,将更新颖的服务内容植入到项目中。
而另一群“重要力量”,就是森林中勤劳的工人们。苏慧敏介绍,该项目长期用工12人,节假日或活动日需要三四十余人同时工作,这些工人都是东庄村村民,专门负责工厂菌菇的移栽、林下地栽菌菇的生产管理以及活动期间的后勤保障工作。“在家门口就业”对于他们来说就是莫大的幸福。
项目的成功、重大荣誉的获得,不是苏慧敏最幸福的时刻,相反,最令她印象深刻的,却是日常工作中的一件件小事。她动情地回忆起盛夏里为工人们送清凉、赠水果时,招呼工人一起分享瓜果时的感动。那时他们脸上洋溢的,是对生活、对工作感恩的喜悦,被这样的笑容感动,是内心细腻的苏慧敏在忙碌的工作中始终保有充沛动力的秘诀。
挖掘农业底蕴再创新
挖掘农业内涵底蕴,需要的不仅是创业激情,更需要锐意进取的创新精神。
2023年年中,在公司的支持下,苏慧敏开始了新的项目——位于青浦赵巷的“绿色蘑方”生态农创园,内容包括种源研发、亲子研学、成果实验科技大棚、林下试验田。
“现在很多农文旅亲子活动局限于种地、割稻等内容,我们想做点有意思的内容。”创新始终贯穿于她的工作,“借助彭氏菇业种源实验室和附近烘干中心资源,让孩子们成为一个个‘农业科学家’,让孩子们沉浸式体验从种子是怎么来的、到种植生产,再到收获烘干等全过程。”
培育和挖掘多元农产品,也是创新创业中的一环。“最近我在研究‘青浦三宝’,就是把青浦薄稻米、练塘茭白和我们的菌菇放在一个产品里,礼盒的包装还是我自己设计的。”苏慧敏告诉记者,这个点子源于助农,由于练塘茭白的销售市场受到外地茭白的冲击,销量下滑导致滞销的情况让苏慧敏思考,作为地理标志产品的优质茭白,能不能通过二产加工来帮助茭农们解决销售问题呢?
闲不住的她立马着手请教技术专家、申请流水线,去年底,流水线顺利投入运营,制成的茭白干从流水线缓缓出品。“我们有工厂制作经验,有市场销路渠道,茭农有生产种植的经验,不正好‘双剑合璧’吗?”她说得云淡风轻,但做过农业的人都明白其中会遇到多少磕磕绊绊,好在,这事做成了!“‘青浦三宝’产品已经准备上线我们自己的平台——‘青耕生活’小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