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海,年味离不开一盏盏点亮人间烟火的彩灯。明日元宵,但上海的灯会早已在春节期间启幕。除了市区的豫园灯会、龙华灯会享誉沪上,沪郊不少灯会也是热闹纷呈,精美的彩灯装点了元宵节的夜,精彩的民俗活动唤起了上海小囡记忆里的年味,手艺匠人带来的技艺、特色地域美食即将拉开闹元宵的大幕。
罗店彩灯高挂 见证古今元宵乐趣
春节期间,宝山区罗店镇举办了“海派绘新潮·非遗展新颜”灯会,让春节的年味在彩灯的映照下,愈加丰富多彩。
“新春发嚼米花甘,听闹元宵兴倍酣,高照彩灯千百盏,盛年此夕照田蚕。”早年,《宝山县志》《罗溪镇志》就记载了罗店古镇在新春佳节的热闹场景。而“明,王纶,字子音,居罗店,能文,尝以纸凿灯为人物花鸟诸形,工细独绝。”更可见罗店彩灯历史之悠久。
罗店商贸繁荣,素有“金罗店”美誉,“比闾殷富”“徽商輳集”的古罗店有“三湾九街十八弄”之说。经济的快速发展,促使当地民俗文化活动丰富多彩,庙会、灯会时有举办,吸引众多老百姓聚集观看。每到新春佳节,商户为了吸引顾客,都会在店铺门口悬挂艳丽、喜庆的彩灯,既为古镇增添年味,也为商铺带来滚滚客流。新春的彩灯,外观色彩是极为讲究的,色彩明亮,大红大绿搭配金黄绚丽的流苏装饰方能烘托年味。彩灯上的图案亦丰富多彩,以手绘的形式展现出一幅幅喜庆、生动的画面,题材可为民间传说、经典故事,也可融入制灯人的愿景与想象。而每一盏彩灯上还要写上蕴含着人们对新年期盼的祝福语,以最直接的方式将美好喜悦传递给周围的人。
2024宝山罗店暖春灯会也不例外。人潮涌动,流光溢彩的灯会以花神广场为主会场,通过彩灯点缀,由南至北串联起美兰湖、宝山寺和东西巷里三个片区。罗朵朵文创、罗店鱼圆、古镇手工汤圆等符合春节元宵节日氛围的特色项目在广场灯屋设置新春限定市集。
正月十五元宵节当天,活动现场或将安排罗店文旅推荐官——罗朵朵玩偶在广场与市民进行互动,或将上演文艺快闪表演,丰富节日氛围。
绚烂光影中
感受青溪老街的烟火气
今年新春佳节,位于奉贤区青村镇的青溪老街热闹非凡,各色各样的民俗文化表演如手龙、手狮、踩高跷、杂技杂耍、生肖撕纸、江南丝竹等,吸引了众多市民游客前来参观游玩。作为新年特色活动的重头戏,“龙龘灯场·光影青溪”龙年主题特色灯会更是从2月1日起每晚亮灯,会一直持续至明日元宵节。
老街入口处的镜面水池,一条蜿蜒巍峨的祥龙花灯盘踞其中。行走在悠长的青石板小巷中,1000多盏龙纹宫灯闪亮在树枝上、水桥边,灯笼灯牌贯穿沿街的商铺、民宅,造型独特的灯笼配合龙年设计元素,为张弼院、望海楼等老街主要景点赋予不同的主题和特色。老街中段,作为青溪古镇的地标性建筑,临水而建的望海楼“鹤立鸡群”,楼上的巨龙花灯气势磅礴,与这座曾经的“青村第一高楼”相得益彰,让更多游客驻足拍照打卡。
元宵节当天,青溪老街准备了杂技杂耍、民俗表演(巡游)、非遗展示体验互动、传统戏曲折子戏、民歌演唱(游船)、云南扎染技艺体验等特色主题文化主题活动,或将为市民带来独特惊喜的体验。游客可以在望海楼前看“变脸”杂耍;在网红咖啡馆“一尺花园”点一杯咖啡,赏一曲传统戏曲折子戏;在云南文创馆亲自体验扎染等非遗技艺,还可以坐着装点着奉贤东乡传统婚俗展示的游船领略江南水乡风情。入夜后,伴着老街上绚烂的花灯,观赏一台惟妙惟肖的上海传统皮影戏,夜色之下,繁星倒映在美丽的青溪上,与花灯交相辉映,汇聚出“龙墨重彩”的水乡古镇夜景。
据了解,今年的龙年灯会及传统文化主题活动是青溪老街2021年开街以来,举办的最大规模的民俗文化活动,这也让老街在春节假期的总客流量创造新高。
春申湖上亮灯
水幕灯光秀引人入胜
春申湖面上一条青龙从湖中一跃而起,腾于空中,溅起漫天水花,一声声龙啸,震动着在场每一位市民游客的心弦。春节前几日,2024年莘庄灯会在春申湖上正式亮灯。不少市民早早等在湖畔,一览龙飞在天的灯光美景,“每年都来看灯会,今年听说新增了水幕灯光秀,更是不能错过。”市民王先生表示。
2024年莘庄灯会主题为“龙马精神”,选取了龙诞生的起点——伏羲“一画开天”和创造龙图腾的故事为设计理念,同时延续往年将主题花灯分散放置在莘庄的商圈、主干道沿街及春申湖广场的模式,方便市民赏灯游玩、拍照打卡。
传说中,伏羲取蟒蛇的身、鳄鱼的头、雄鹿的角、猛虎的眼、红鲤的鳞、巨蜥的腿、苍鹰的爪、白鲨的尾、长须鲸的须,创立了中华民族的图腾龙,龙的形象由此而来。在黎安路的正前方,人们能看到一条栩栩如生、口吐青烟的神龙正昂首挺胸目视前方,欢迎大家的到来。
在春申湖面上,灯组《龙鱼赐福》运用了龙、鱼、莲花等元素,营造新春氛围。灯组整体绚丽大气,花开并蒂,蛟龙出海,给游人送来新春的祝福。
同时,今年莘庄灯会还增设了激光喷泉水幕秀,一道道水柱跟着音乐起起落落,一幕幕画面光影流转,一束束灯光炫彩夺目,声、光、影在这里交汇。
灯会期间,现场每天都有三场激光喷泉水幕秀,分别在18:30、19:30、20:30准时开启,值得大家驻足打卡。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灯会还有4个第二届莘庄灯会灯组设计大赛的参赛作品亮相。其中,备受期待的一等奖作品《龙承非遗》,展现了一位老人正在教导龙宝宝用莘庄非遗钩针编福字的景象。据介绍,《龙承非遗》将莘庄非遗钩针编结、梅花、闵行500年古银杏树、颛桥剪纸、2024龙年元素等融合在一起,创作出一个温馨、童趣且充满特色传统元素的故事场景。
本次莘庄灯会将持续至2月26日。
“正月半”专属美食,你吃过吗?
在崇明区,旧时,人们把元宵节叫过“正月半”,做茧团银子、吃兜财、拔红灯、掼田财、丢花篮、走三桥……这是一个比春节的民俗活动更多的节庆日子。年俗和乡愁一样,是人们心头永远抹不去的珍贵情思。
茧团银子 斋田头“标配”
说起崇明元宵的特别美食,上年纪的人都会提到茧团银子——把糯米粉做成茧团银子样或是棉桃、瓜果的形状,据说吃了茧团银子后,在新的一年里会家道兴旺、庄稼丰收、财源广进。
正月十三、十四,许多人家中过年时蒸的糕已吃完,民间开始用米粉做茧团、银子。拿糯米粉装进面盆或者小缸里,加糖、热水拌、搓,直到粉团变得糯叽叽又不粘手。老底子崇明的村姑村妇,做茧团银子都是老门槛,揪一小个粉团在手里,一会儿就变成两头大、中间细的长圆形茧团;而所谓银子,就是拿粉团搓成烧饼一样的扁圆形,用酒杯底朝上面揿一记,出现一个圆圈,就成银子了。
“吃了元宵两头杜(大),谋生各自寻投路”,这茧团、银子可是崇明人元宵节期间“斋田头”时的标配。正月十五这一天,农家会拿上做好的茧团银子等祭品,到田间斋田头——祭拜土地公,期盼获得丰收年成,同时拜祭自家的祖坟。除了茧团银子外,人们还会做豆沙芯、萝卜芯、枣子芯、芝麻芯的圆子。
吃了“兜财” 财运滚滚来
在崇明,无论亲人远行还是稀客来临,无论节日喜庆还是嫁娶生日,馄饨是必不可少的待客之物。崇明乡间给它起了一个十分吉利、讨口彩的名字:兜财。元宵节中午,崇明人家习惯裹馄饨吃,美其名曰“兜财”。这天,崇明乡间集镇的大小面店门前都会排着长长的买馄饨皮子队伍,待把皮子买回来时,家里的人早已把芯馅准备妥当,于是,全家老小和亲朋好友围在一起,边聊家长里短边包裹起馄饨来。一只只满裹芯馅的、包得紧紧的“兜财”整齐地摆放在筛子内、案板上,只待锅中的水烧得翻滚个不止时,便将它们一个个下到沸水里去。灶沿上,早已摆好了一只只放好味精、猪油、葱花等调料的大碗。
吃兜财,老人盼发达旺财,小辈盼和气生财,荠菜和肉味道鲜,吃了财运滚滚来。
延伸
松江广富林:
今年元宵节期间,在松江广富林文化遗址园区仿古街,将举行元宵节民俗文化主题活动,市民可以观看精彩的民俗演出,体验猜灯谜、投壶等趣味活动,品尝叶榭软糕、糖画等非遗美食,逛吃赏玩。
浦东三林:
元宵节期间,浦东新区三林镇将在三林老街举办一场社区文化文艺巡演——龙腾狮跃闹元宵。百米长龙、踩高跷、传统婚仪……活动不仅有“烟火气”十足的行街表演,更有热闹非凡的戏曲歌舞。三林镇各社区文化团队还编排了手龙操《中华龙》、配乐朗诵《可爱的中国》、舞蹈《幸福新时代》等10场演出。
嘉定菊园新区:
元宵期间将在我嘉文创馆举办一场汉服与花灯相结合的元宵盛宴。汉服课堂上,参与者将解锁汉服文化,现场体验汉服穿着,探寻传统之美。在文创馆手工坊,小朋友可以和家人一起制作龙年花灯,体验民俗节趣。
青浦博物馆:
元宵节来临之际,青浦博物馆举办相关活动,探索研学元宵文化,包括探索文物,以及亲手创作一盏古风灯笼。
文字:记者 施勰赟 陈祈 贺梦娇 欧阳蕾昵 赵一苇 刘晴晓
见习记者 张孜怡 实习生 欧扬
供图:闵行宣传 部分图片由受访单位提供 版式设计:赵惟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