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的强寒潮给我国大部地区带来剧烈降温和大风天气,面对寒冷的天气,对于有外出需求的狗狗来说,该如何安全、科学地度过冬天呢?
冬天来临的时候,我们总会把自己包成一只粽子,这个时候,铲屎官们就会想,狗狗应该也是很冷吧?还要出门吗?出门要给小狗添件衣服吗?
增加户外活动
冬天早起对于铲屎官来说简直就是折磨。在需要遛狗的情况下,铲屎官起不来,可以晚点遛狗吗?答案是不可以的,毕竟憋尿会对狗狗身体造成不好的影响。
在换季的时候,特别是冬天,狗狗的心肺肾脏容易出现问题,如果缺乏运动和晒太阳,还会导致狗狗免疫力下降,所以日常锻炼很重要。在天气较好的情况下,可以适当增加狗狗的户外活动时间,增强体质。
适时采取保暖措施
有人可能会觉得:“狗狗全身都毛茸茸的,毛发就是它的衣服,怎么会怕冷?”其实这个观点是片面的。虽然狗狗有一身毛发御寒,但当温度低到一定程度的时候,它们还是会感到寒冷的。而且不同品种、体型和毛发长度的狗狗,对寒冷的感知也是不一样的。
一般来说,7℃及以上的室外温度对所有犬只来说都比较安全,可以让狗狗放心外出;而当温度开始低于7℃时,一些不那么耐寒的狗狗会感到不舒服,需要注意保暖;温度降至零下6℃及以下,所有犬只在室外都可能有危险,主人应该做好保暖措施,并时刻关注狗狗的状态。
从品种上看,斗牛、巴哥、约克夏、杜宾、贵宾犬、吉娃娃等小型犬,皮毛单薄,比较怕冷,如果它们开始发抖、四足冰冷,请及时采取保暖措施;但如果你养的是哈士奇、阿拉斯加、萨摩耶等具备极强耐寒能力的品种,气温低于零下10℃时才需要注意保暖问题。
从年龄上看,小奶狗和老年狗的温度调节能力都要相对更弱一些,比较怕冷。特别是刚出生不久的小奶狗一定要注意保暖,谨防感冒。此外,产后哺乳期的狗妈,因为体力等各项机能都不稳定,也是冬天保暖的特别保护对象。
改善饮食
由于天气寒冷,狗狗的热量消耗也会比较快。所以适当要均衡一下饮食,可以增加一些煮熟的动物内脏、鸡胸肉、胡萝卜、西蓝花等,搭配主食狗粮,补充身体所需的能量。要注意的是,冬天狗狗不要吃太多生冷的食物,避免引起肠道问题。
保证环境清洁
在寒冷的天气下,病毒的存活率更高。因此,冬季宠物的居住环境都要保证清洁和干爽,避免皮肤病以及各类细菌滋生,铲屎官也更要关注狗狗的健康状况,出外玩耍回家时要给狗狗做消毒清洁,特别是爪子部位,防止把病毒带回家。
做好定期驱虫
一到冬天,很多铲屎官在驱虫这件事上就会有所懈怠,总认为天冷后寄生虫就会变得不活跃甚至会被冻死,实际上这是不正确的。
冬季气温低,寄生虫繁殖速度减缓,但室内环境温度一般会因为暖气而维持在18~25℃之间,这正是最适宜跳蚤、耳螨等寄生虫的生长发育的温度,而且狗是恒温动物,体温维持在38~39℃之间,正适合体内寄生虫的繁殖。因此,无论是什么季节,铲屎官们一定要坚持定期驱虫。
(来源:农夫与狗、友阳宠医、小宠医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