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是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是中国红色文化的源头,拥有深厚的红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红色旅游资源。除了市民熟知的中共一大会址、上海革命历史博物馆、上海四行仓库旧址、黄兴故居等位于市中心的场馆,沪郊也有不少内容丰富、值得寻访的红色基地。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坐落于上海市宝山区友谊路1号,临江公园内,是上海党史的教育基地,它真实再现了上海抗日战争的历史。馆内的《艰苦卓绝——上海抗战与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主题展,展示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上海人民在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作出的巨大牺牲和伟大贡献,彰显了中国人民团结一心、共同抵御外来侵略的民族精神。
馆内收藏有反映日军暴行的《申江战焰图》以及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的呈堂证物,也有三百多位各界名人签名的“上海市各界纪念一·二八抗战十五周年大会”签名轴等50余件独一无二的重要文物。
“祖国的文字不容许用了,此种情形好不令人悲痛!所以,我们做事读书,必须今天的事今天做完,要知道明天的情况不是今天所能料及的。《最后一课》是我们的好例子……”战时小学生苗戈的《童年记录》让人读罢如鲠在喉,字字句句叩击今人之心,反映了当时孩童被迫接受屈辱的奴化教育的心情。
在宝山,随处可见一德大药房的招牌。殊不知,这家药房的背后有着特殊意义与历史故事。在纪念馆的展柜内陈列着新四军吴淞情报组组长徐国璋书写的一份征询意见手稿,他也是第一家一德大药房的创办人。他需要每天收集日寇军舰进出吴淞口的情况,了解日军在宝山等地的兵营、番号、人数、武器装备、军用机场、军用仓库、军用码头等情况,用米汤水秘密书写后保存在药品盒内与战友交接。为了更好地完成任务,1943年,徐国璋在宝山开办了一德大药房,新四军以此为掩护,成立吴淞情报组联络点,为轰炸吴淞日伪军阵地提供准确情报。这些情报的成功传送对之后的抗战胜利作出重要贡献……
纪念馆还将4D科技体验与展陈设计相结合,看展的过程仿佛置身于“电闪雷鸣、大雨滂沱、枪林弹雨”的战场氛围,让观众身临其境,感受那段历史的沉痛;抗战中的“真枪实弹”作为光影成像的作品呈现,表达着“铿锵有力”的誓言,生动全面地展示了在中国共产党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下,上海人民14年间为民族独立解放而英勇奋斗的历史画卷和可歌可泣的英雄业绩。
今年七月,一起寻访沪郊的红色基地。让我们共同在历史文物中追忆峥嵘岁月,赓续红色血脉。
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
陈云纪念馆
中共奉贤县委旧址展示馆
张闻天故居
崇明区烈士馆
陈云与松江地区农民暴动史料馆
嘉定区革命烈士陵园
初心馆
闵行区烈士陵园
>>> 2-4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