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讯员 陈志强 记者 王平
日前,上海市老龄事业发展中心专家组一行来到浦东新区万祥镇,对该镇实施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情况进行评估检查。市老发中心专家组一行参观了新落成的万祥镇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支持中心,万祥镇社建办项目对接人、上海浦东新区三久养老服务中心项目组主要成员陪同参观。
走进万祥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支持中心,专家组成员饶有兴趣地参观了中心原创的有非药物干预功能的彩绘墙,具有万祥特色的展示柜,里面陈列着市级非遗项目手工艺品的彩色编织带和一些老人们的手工作品。室外是记忆花园,用于采用园艺疗法的记忆花园,能为有认知症倾向的老人提供专业的认知症测评、训练和非药物干预疗法。
三久中心项目组负责人从认知障碍友好乡镇模式探索、基础建设情况、项目产出情况等四个方面做了介绍。针对农村区域大、偏僻,老人分散、高龄化趋势严峻的现状,万祥镇高度重视,积极应对,从需求痛点实际出发,积极探索属于农村地区的认知障碍友好乡镇模式。
作为浦东新区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第二批试点街镇,万祥镇于2021年4月与项目承接方上海浦东新区三久养老服务中心签订了合作协议。为办好这一惠及老人的实事项目,万祥镇落实了180平方米的场地和建设经费,今年10月镇老年认知障碍友好社区支持中心建成并正式启用。
万祥镇着力打造以支持中心为核心点、以睦邻点为一线阵地的“认知障碍友好乡镇二级服务网络”,由支持中心专业人员帮助睦邻点组织培训建立一支5人左右的认知症友好行动小组,提供各科普、筛查、干预所需睦邻点版工具包,认证并定期督导评估各授牌认知障碍友好睦邻点工作开展情况;各睦邻点定期开展科普教育、风险测评、预防活动等活动,针对已经确诊及有需要的认知症家庭开展定期的入户关爱家庭支持活动,收集认知症家庭痛点难点需求信息反馈至支持中心,由支持中心链接引入专业资源提供支持帮助。
老人认知障碍指涉及学习记忆以及思维判断有关的大脑高级智能加工过程出现异常,从而引起严重学习、记忆障碍,同时伴有失语或失用或失认或失行等改变的病理过程。
工作人员结合当地实际,推出了老人儿时参与的怀旧游戏、非遗项目彩带编织手工艺、园艺疗法等特色活动,通过实践取得了成效,深受当地老人欢迎。比如一些老人对彩带编织很感兴趣,编织的时候动手动脑,颜色各异、造型美观有感官刺激方面作用,又符合农村老人的乡土情怀,是认知症友好文化与特色非遗文化很好的结合。老人参与这些活动对预防认知障碍倾向是有一定帮助的。同时,通过与浦东新区南汇精神卫生中心建立双向转诊通道,打通社区与医院的合作机制,在社区进行长期追踪干预效果的学术研究。为了提高科普宣传的效果,还推出了拍摄公益情景剧的新举措。
专家组成员对项目执行情况作了分析评议,认为项目组织有序,执行扎实,特别是“认知障碍友好乡镇模式”的探索与实践,具有特色,符合农村老人的实际。
三久中心项目组负责人表示,接下来将继续在打造5个认知障碍友好睦邻点展示点,进一步构建并完善认知障碍友好乡镇的运行机制,进一步形成关注、关怀、关爱认知障碍老年人及其家庭的良好社会环境,在试点过程中总结出更加符合实际、更加有效的措施,让认知障碍友好社区建设项目取得更好的成效,努力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