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 欧阳蕾昵
摄/见习记者 杜洋域
长江“十年禁渔”是扭转长江生态环境恶化趋势的关键之举。为贯彻落实国务院长江重点水域禁捕和退捕渔民安置保障工作推进电视电话会议的决策部署,7月5日,农业农村部召开退捕禁捕工作视频调度会,对沿江10省市工作进展情况进行调度分析,推动有关工作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在会上强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要对标对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贯彻落实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部署要求,切实履行牵头抓总职责;压实压紧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加快重点任务推进落实;强化谋划对接,努力推动政策落地;扎实开展专项整治行动,落实属地渔政执法监管效能。农业农村部副部长于康震主持视频调度会并讲话。沿江十省市分别汇报了退捕禁捕工作进展、存在问题和相关建议。
在听取上海市农业农村委主任张国坤的汇报后,农业农村部领导对上海工作情况给予高度肯定。韩长赋表示:“上海的工作说得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工作落实比较精细,希望继续努力”。于康震表示:“上海的水平还是比较高的,上海市自己的问题都解决了,长江口还有外来的‘三无’船只、渔船和网具,要彻底解决,要建立三省市协调机制,加强管控,上海要挺身而出,多做点工作。”市农业农村委一级巡视员王国忠,市发改委、人社局、财政局、民政局有关处室负责人参加会议。
配备充足,资金到位
6月28日国务院电视电话会议后,市委副书记、代市长龚正在上海分会场对上海长江退捕禁捕工作作了部署。
据了解,本市沿江共有浦东、崇明、宝山和市级4个执法机构,下一步将加强高速执法船艇、无人机等设备配置,加快设立非法船舶扣押、拆解等场所,提升一线执法效能。在补助资金方面,由中央财政下拨的退捕专项资金及市区两级配套资金大部分用于拆解渔船补贴,节余资金将统筹用于已退未拆渔船拆解补贴备用、网具清理及江面巡护等相关工作。
退捕精准,保障有力
本市捕捞渔民社会保障工作起步早,渔船退捕和建档立卡100%完成,为实施精准退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依据。早在2004年,本市退捕渔民已全部纳入“小城镇社会保险”管理,2014年调整为“城镇职工社会保险”。当前,本市已核定退捕长江渔船192艘,长江渔民194名。截至今年6月底,约八成退捕渔民已处于就业状态。张国坤表示,接下来本市将进一步压实责任,稳妥有序安置好所有有就业意愿的渔民。
实施专项行动 水上查、陆上堵
去年9月,经摸底排查,发现本市外来渔船、“三无”船舶聚集点(停泊点)56处,涉及1958艘船只。通过为期近一年的专项整治,共拆解“三无”船舶807艘、驱离外省渔船1563艘次、没收违规网具18356件、取缔聚集点56个。
张国坤表示,接下来,上海将按照国办的通知和方案要求,一是进一步细化本市《长江退捕与禁捕工作方案》和《严厉打击危害长江水生生物资源行为的通告》,会同公安、交通、市场监管等部门分别针对非法捕捞、运输、销售环节制定并组织实施专项行动方案,沿江沿海各区制定并组织实施辖区内综合整治方案。二是参照国务院部际专班架构,市级层面和区级层面分别成立领导小组和工作专班。三是召开本市长江退捕与禁捕工作部署推进会议。四是由市农业农村委会同市公安局和相关区组织“清网”行动。清理取缔沿江、支流、滩涂的地笼网、百脚网、插网、水面定置网等非法捕捞网具。强化与公安、市场监管等部门的联动,在加强日常巡查的基础上,重点在夜间、休息日开展突击检查。加大宣传告示,公布举报电话。
【链接】
长江禁捕退捕进入攻坚期
万里长江是中华民族的生态宝库,然而长期以来人类活动严重威胁着其生物多样性。按照中央要求,2021年1月1日前,长江重点水域将全面禁捕。届时,长江干流,岷江、沱江、赤水河、嘉陵江、乌江、汉江、大渡河等重要支流,以及鄱阳湖、洞庭湖等通江湖泊要实现全面彻底禁捕,做到“清船”“清网”“清江”“清湖”。
“长江十年禁渔是为全局计、为子孙谋的重要决策。”在农业农村部此前举行的长江水生生物保护研讨会上,专家指出,受拦河筑坝、过度捕捞等活动影响,长江水生生物多样性指数持续下降,中华鲟、长江江豚等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形势严峻。据专家测算,长江鱼类性成熟年龄在3岁左右,实施十年禁捕,多数鱼类可以完成三个世代的繁殖周期,实现水生生物资源数量多倍增加。
禁捕工作进展如何?来自农业农村部的信息显示,目前长江退捕正按预期进度推进。截至今年4月份,长江流域332个水生生物保护区已率先实现全面禁捕,上海市全域、重庆市主城区等水域实现了全面退捕;5.69万艘渔船完成退捕补偿、证书回收、船网拆解,约12.8万退捕渔民通过就业服务、生活补助、医疗社保得到妥善安置;长江口等重点水域非法捕捞行为得到遏制。
“长江禁捕退捕取得了初步成效,但一些地方还存在责任落实不到位的问题。”农业农村部部长韩长赋表示,要坚决打赢长江禁捕退捕攻坚战。要限时完成建档立卡,确保底数摸查到位。有计划推进退捕渔船回收处置,确保渔船退出到位。加强指导服务帮扶,确保渔民转产转业到位。细化政策措施,确保渔民生计保障到位。严格执法监督,确保禁捕管理到位。开展非法捕捞专项打击,加强渔政执法能力建设。加大财政投入力度,确保资金落实到位。
打击非法捕捞是禁捕的重点。近年来,沿江各地渔政部门加大对涉渔违法行为查处力度,年均查处涉渔违法案件超1万起。今年1至5月,公安机关侦破非法捕捞刑事案件2000余起。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要根据渔船、渔民的流动性特点,建立健全部门协作、联合执法机制。6月29日,公安部、农业农村部联合部署,将组织开展为期三年的打击长江流域非法捕捞犯罪专项行动,以“零容忍”态度依法严厉打击非法捕捞犯罪。
渔民退后的社会保障是另一个重点。近日,人社部下发通知,明确长江流域退捕渔民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政策措施。专家建议,沿江各省要抓紧制定具体办法,更好维护渔民权益。对符合条件的退捕渔民,要通过政府补贴、补缴的方式,加强养老、医疗等社会保障。对生活特别困难、患病、无再就业能力的渔民,要加大救助力度,并与扶贫、低保相衔接。少数无房渔民,应纳入农村危房改造、生态移民搬迁补助范围。
(据《经济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