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综合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昔日荒地变菜园 幸福家园乐悠悠

  □金丹 记者 王平

  走进浦东新区书院镇东场居委会北侧的一块田园,当季时蔬蚕豆、卷心菜长势喜人,一旁,花生、玉米等农作物在志愿者的悉心种植管理下健康生长。

  从一片杂草丛生的荒地升级为菜园,再从小菜园到“共享果蔬园”基地,治理成果显而易见。为此东场居委会与党员骨干、居民代表等多次开展专题调研、协商,召开居民“议事会”集思广益,决定将这片荒地试点种植居民喜爱的果蔬,通过居民自治与居委帮扶相结合的方式,将这块区域打造成果园与菜园一体的“共享果蔬园”,从而达到“环境得到整治、生活变得健康、果蔬可以共享”的目标。

  想法一经提出,便得到不少居民响应,招募园长和志愿者,“共享果蔬园”顺利落地。闲不住的陆国妹主动担任了“共享果蔬园”园长一职,陆阿姨退休在家,爱好旅游和舞蹈。她是个活跃分子,经常到居委参加活动。听到招募志愿者后,陆阿姨第一时间报名,最后,11名由党员、楼组长、居民组成了志愿队团队负责打理这片田园。

  项目初期杂草丛生,靠人力翻土困难,志愿者们纷纷寻找小区中的种植达人,于是种植专业户出动农用旋耕机,对果蔬园进行土地翻整。水管、水泵损坏,浇水困难,会修水电的居民又纷纷来帮忙。而在果蔬园最初开工的那段时间,由于果蔬园长久缺乏管理,除了各种杂草,还有许多砖块小石,很多时候,农具根本无法用,只得用手,一双双手,一寸一方、一遍又一遍地翻、挖、抓、扣,指甲裂了,皮肤破了……可大家埋头齐干,谁也不叫苦。团队成员多数是种地的新手,于是,他们又主动向老农咨询、上网站查看,买种、播种、浇水、施肥,园内园外,到处是他们忙碌的身影。

  从一开始的菜园,随着志愿者们的种植的熟能生巧,这片菜园加种了水果,升级为果蔬园。开沟起垄,划分区域,整块长方形的园地被分割成一块块小小的长方形,居委定制了绿色的标牌,田头主干道也被筑高加宽了,铺上透水砖,整洁、美观更实用了;还有安装了几个农田喷灌装置。“我们会根据不同季节种植应季的蔬菜,每个月都会‘上新’”。陆国妹介绍说。

  青菜、韭菜、茄子、黄瓜……一棵棵、一根根、一排排的菜长高长熟了。收割忙,送菜更忙。成熟后的蔬菜,送给谁?80岁以上的独居老人和行动不便的残疾居民。如何送?用三轮车运输,按小区、按楼栋分送。谁来送?居委干部和团队成员两两组合。据悉,果蔬园建立以来,每年送出蔬果120余份,每次收到志愿者们送来的新鲜的蔬果,老人们脸上总是洋溢着幸福的笑容。

  去年,志愿者们在走访时看到一些老年人、特别是残疾人,行走不便,后听闻一种名为“藜杖”的草木可以种植并制成拐杖,团队马上萌生了种一批送给老年人当拐杖的想法。网上搜索、淘宝下单、按法操作,然迟迟不见发芽长苗,这可急坏了阿姨们,于是只要一得空,她们就围坐在一起翻找藜杖的图片、分析特性,如今,看着藜杖慢慢地长粗长高,阿姨们悬着的心才放下来。

  蔬果菜园是东场居委美化社区环境的有效举措,也是积极探索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层治理新模式。下一步,东场居委将继续以党建为引领,整合资源阵地,加强社区凝聚力,实现多元共治、资源共享,推动基层治理服务创新。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沪郊
   第03版:综合
   第04版:视觉
   第05版:阡陌
   第06版:绿野
   第07版:科普
   第08版:生活
“走遍四海 鲜在威海” 深海美味送上市民餐桌
昔日荒地变菜园 幸福家园乐悠悠
浓浓端午情 睦邻伴我行
科学城里,青年人才和中小学生共种一片水稻田
亲子联盟 趣钓小龙虾
东方城乡报综合03昔日荒地变菜园 幸福家园乐悠悠 2024-06-07 2 2024年06月07日 星期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