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7:浦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浦东川沙新镇完成佳洲欣苑“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清单
~~~——金桥镇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升级改造见实效
~~~
~~~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话说里、巷、弄

  □通讯员 汪正刚

  在我居住地张江镇,曾有原建中村的黄家牌楼,为的是纪念秀才黄槐,建于吕家浜北岸;而原江东村的孙家牌楼,即是孙家为了光宗耀祖而建的,建于近新浜的老马家浜西岸。我们很多读者曾去过新场旅游,曾看到在新场镇中市的街口建有一座“三世二品坊(原作者的原文)”石牌楼,这是明太常寺卿朱国盛为其家三代都有二品官而建的(1974年重建)。

  另外,张江在明代称古桐里,环东中心村是原三灶村、四灶村、桥弄村合并而成的,而桥弄村因有桥弄里而得名的。现中心村有座艾巷桥,那说明中心村在古时有艾家巷的村庄,金桥镇原有一个金巷村。

  我在这里先说说牌坊与牌楼,古时对牌坊、牌楼叫法没有明显的分别。随着时代不同,逐渐发展出牌坊与牌楼的不同形式,牌楼可以看作牌坊的高级形式,但是两者在称呼上没有严格的界定,往往可以通用。

  牌坊与牌楼,以标示村庄、城区的地名。建筑上一般有单纯的石、砖、木,也有混合式的,现代也有用水泥建造的。但是,上面已经说过牌楼可以看作牌坊的高级形式。牌楼一般有层级,有花卉雕刻,有相关人物、事件的介绍等等。像这次崇明花博会中,室外园的山西、河北、北京的入口处就是采用了牌楼。为什么我要在新场镇“三世二品坊”后面加上“原作者的原文”两字,这是百度上介绍这一建筑时是这样写的,但这座牌楼上唯有“三世二品”,没有“坊”字,这就说明建造者是完全懂得牌坊与牌楼之间的差别。

  而牌坊就简单得多,这与我国商朝出现的井田制有关,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就出现了“邑里”最基层的行政建制(即现在的村级),后来随着村庄的扩大和城市雏形的出现,就出现了“闾里”制。这“闾”的意思是里、坊、弄(上海)巷(苏州)的门(北方出现了胡同),发展到一定规模时,为带来管理上的方便,人们就以十几户、几十户用围墙圈在一起,用一扇门作为进出口。这一点,上海老城就用的最多,在上海,元至元二十八年只筑了五条街巷:新衙巷,在县东南;康衢巷,在县南;县西有新路巷;县中心有薛巷,东南有梅家弄。现在留下来比较有名的有忻康里、花园坊、淮海坊、尚贤坊等等。

  在最近几年中的美丽乡村建设中,我们张江镇也出现了形如古时的村庄牌坊,如劳动村在科农路西头就有两个牌坊,一是“劳动村看鸟浜宅”、二是“劳动村沈家宅”;而且这两个牌坊都是“井”字形的。而桥弄里在寺前港一侧打了江南水乡村庄的装饰瓦围墙,并留了两个进出的门口,则完全像古时的“闾里门”,显得十分的雅致;但它不是四周都围了起来;因为它的作用是美化村庄,而不是为了防盗的作用。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A01版:一版要闻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言论
   第A04版:新农村
   第A05版:动态
   第A06版:信息
   第A07版:浦东
   第A08版:关注
   第B01版:三农实用周刊
   第B02版:政策
   第B03版:新型农业经营主体
   第B04版:新主体·各地
   第B05版:新主体·解读
   第B06版:新主体·借鉴
   第B07版:农技
   第B08版:养殖
学党史以行践知 落实处为民解忧
从“新”出发 用“心”服务
话说里、巷、弄
更正说明
东方城乡报浦东A07话说里、巷、弄 2021-11-23 2 2021年11月23日 星期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