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写作
上一版3   4下一版  
 
标题导航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 出版 上一期  下一期 返回首页 | 版面概览 | 版面导航 | 标题导航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春涛融入自然中
  □汤亮

  自古以来,中国文化传统一直在用两种文化形式,推动着人与自然的融合。第一种文化形式就是老庄禅学的学人沉思,第二种文化形式就是文人绘画所彰显的创造意象。前者是抽象的,后者是具象的,两者之间,彼此渗透,互为犄角,都是为了让人的审美情绪更好地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读了陆春涛的画,我感觉有种“春涛融入自然中”的感觉。无论是“瓶花系列”,还是“荷塘月色系列”,这些画中都存在一股将人与自然紧紧联系在一起的力量。这股力量首先是画家与自然发生关系的抽象美学印象,经过画家长久的佛禅沉思,通过二度创作,再使这种抽象美学升华到具象美学。在陆春涛的笔下,人与自然的关系已远不是一般泛泛的依存关系,而是一种心灵相照、气息相通的关系。照我的理解来说,中国文人画的精髓,就是要表现对于这种关系的感喟与体验。

  我记得,林风眠先生在上世纪也创作过一个“瓶花系列”。但是那个“瓶花系列”表现出的是一种压抑、阴郁、悲悯的情绪,是独具风格的凄美之作,这与林先生的现实境遇是一脉相通的。陆春涛的“瓶花系列”则截然相反,画风明丽,鲜美典雅,千姿百态,精彩纷呈。在陆春涛笔下,瓶花处处洋溢着青春活力、勃发生机,令赏画者有股娴静的温玉之感。同样的景色映入画家眼帘后,为什么折射出来的景象却大不相同?因为画家的情感与境遇不同,美的发现与表达也必然不同。比较林风眠和陆春涛先生的“瓶花系列”,你就会发现中国文人画的创作,在人与自然的融合上,都是与时代生活密切相关的。

  陆春涛的瓶花,花色繁多,画法多样。如勾线的,又细分勾墨线、勾色线、勾具象线、勾抽象线等;不勾线的,有小笔写意,有大笔写意,有中式没骨的,也有西式水彩交融的。我欣赏陆春涛“瓶花系列”时,内心总拿他与林先生的作品对照。林先生的“瓶花系列”中,花瓶的器形不多,且几乎不画瓶饰。而陆春涛笔下,花瓶的器形繁复,瓶饰精彩。瓶饰与瓶中花多有呼应,大有相得益彰之妙。两个瓶花系列,两种表现方式,两种绘画语言,表达的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画家心境。

  陆春涛很喜欢画“荷塘月色”,这也是历来中外画家都喜欢表现的题材。月光、水色、花颜,这三色交融的迷蒙,犹如朦朦胧胧的七彩梦境。如何表现得尽善尽美,很是考验画家对构图和色彩的把握。西方印象派的绘画,非常注重捕捉特定环境中对光与色的瞬间感觉和瞬间印象,用油画的艺术形式表现,是再合适不过了。而用中国画的技法来表现光与色的瞬间灵动,谈何容易!但是,如果用“印象派绘画”来定义陆春涛的作品,我以为并无不可。因为在欣赏陆春涛的“荷塘月色系列”时,莫奈园中的莲池景色,似乎也同样呈现在赏画者眼前。用中国画创作如此“印象”的题材,且动人处丝毫不亚于莫奈的睡莲印象,这就是陆春涛创新的显著特征,让人不得不为之叫绝。

  值得一说的是,在陆春涛的绘画作品中,用色犹如“用兵”。兵无定势,色无定法,奇兵布阵,偏师倚重,很有想象力。譬如,墨在中国画里通常是主角,但在陆春涛的画里只是一种色而已。他有不少画作,几乎尽以色为主,或偶尔用些淡墨。他画荷塘“夜”色时,背景真就是墨蓝墨蓝的黑夜,池里的荷花深邃幽冥,池塘尽头的水面上还飘着薄雾。画黄昏时分的林中荷塘时,塘中残荷零落,无数的红嘴黑鸟飞在空中,有的落在池塘中的小岛上,近处的水面闪烁着白色的光,池塘对面是隔着树林倒映的金色晚霞。这些有层次感的色彩所要表达出的诗境,都不是传统中国画所能够轻易做到的。说明陆春涛的绘画早已跳出了传统中国画的樊篱,他这样用色,并把它作为绘画主语,很是让我吃惊。

  陆春涛的画,如其名,幅幅满含春意。他从22岁起拿作品参展,至今30余年过去,参加国内外大展难以计数。我想,这30余年正是我国改革开放、蓬勃发展的重要历史阶段。陆春涛的绘画创作随祖国的春潮而激荡,可谓正得其时也。

3 上一篇   下一篇 4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一周
   第03版:倾诉
   第04版:健康
   第05版:东方社区周刊
   第06版:禁毒
   第07版:民生
   第08版:写作
清影微光
春涛融入自然中
记忆里的乡村黄昏
双虹鹤廊
我们要为孩子自豪
东方城乡报写作08春涛融入自然中 2018-10-12 2 2018年10月12日 星期五